揿针发展史
了解更多
2017-03-07
揿针疗法属于针灸浅刺疗法,浅刺疗法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唐宋《针灸甲乙经》,成熟于元明《针灸大成》,新生于中华。
揿(qìn)针
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因形似揿钉(即图钉),故名揿钉型皮内针,简称揿针。
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称“皮内针治疗”,又称“埋针治疗”。
能在皮部进行温和高频的持久刺激,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调整经络肺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皮内针中医理论依据
● 十二皮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治者,治皮毛"。皮内针即在十二皮部理论指导下的通过治皮毛而起到抗病防病之功。
● 卫气理论
《灵枢·本输》 : “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卫气行于人体肌肤体表,皮内针就是基于卫气理论,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分,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留针术
《素问·离合真邪论》记载: “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留针的目的在于候气或者调气,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皮内针西医理论依据
承淡安
(1899.09.01-1957.07.0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杰出的针灸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现代针灸学科奠基人,著有《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研究》、《子午流注针》《伤寒论新注》等15种学术著作,编修针灸经络图多册,共200多万字。
揿针起源
皮内针疗法是由日本赤羽幸兵卫在1950首创。
中国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承淡安受日本赤羽幸兵卫皮内针疗法启发,仿制了皮内针,且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使用更加方便的揿针。
皮内针起源 origin
皮内针分类 classification
皮内针治疗特点 advantage
浅刺的发展历史origin
● 奠基于内经
《内经》初步总结出五种浅刺方法,分别为“浮刺”,“毛刺”,“扬刺”“半刺”,“直刺”。此皆为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位而起到治疗目的。故“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有至理,无过其道”。
《灵枢九针论》中记载了九种针具。其中镵针、员针、鍉针、毫针都是可用于浅刺的工具。
● 发展于唐宋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皮部络脉证治:“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邪客于皮 ,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脉脏。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络脉浮现于体表皮肤,可以直观的诊查疾病,也可以通过皮内针等刺激体表的络脉,激岌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卷七六经受病发病寒热病第一中》:"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昡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卷十一邪气緊於脘发内痈第八》:“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 ,稍四益深,还而刺之无过三行,察其浮以为浅深”。
● 成熟于元明
金元汉卿在《标幽斌》中云:“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已经开始注重辨证浅刺。
元滑寿《难经本义》云:“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所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营也。"说明已经开始在卫气营血辨证基础上浅刺。
徐凤在《金针赋》亦云:“脉绥者,浅内而疾发针,脉滑者,疾发针而浅内”可见元明时期对辩证浅刺的重视。
● 新生于中华
中国针灸学家承淡安受日本赤羽幸兵卫皮内针疗法启发,仿制了皮内针,以及且在此基础上创制和发明的使用更加方便的揿针等。此外还有梅花针,腕踝针等创新的浅刺工具。
行业标准:医药行业器械标准《揿针》(YY0105-1993 )于199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沿用至今。
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GB/T21709.8.2008》于2008-07-01实施。